【职教声音】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的对策与建议
发文: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   发布时间:2022-04-19   访问量:4184

目前,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已从局部试点迈向全面推广阶段,构建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更是成为我国深入推进学徒制工作的目标与方向。针对三轮试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与完善。

一、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企业参与度

现代学徒制不仅是“为企业”培养能工巧匠的职业教育制度,更是“由企业”和“在企业”培养能工巧匠的职业教育制度。因此,多途径多维度构建能让企业积极参与的激励体系,使企业从“不愿”到“自愿”、从“自愿”到“自觉”,是现代学徒制成败与否的关键。第一,建立以专项拨款为主,企业、学校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政策层面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为企业投入“减负”,保障企业有所盈利。比如英国对参与学徒培养的企业补贴为“在额定总额内企业每投入1英镑,政府配套投入2英镑”的做法就可供参考。第二,对特殊的项目企业给予特殊的经济奖励。比如对长期招收残疾人、失业者等弱势群体当学徒的企业,政府可给这类“爱心企业”支付一定的培训奖励。第三,建立利益保障机制,满足企业利益需求。

可建立灵活多样的企业学徒培训补贴制度,吸引企业参与学徒培养计划、扩增学徒培养岗位;通过“教育企业”资质认证,政府可发布学徒培养名企目录,颁发企业学徒培养资质证书,使企业获得应有的社会声誉。第四,合理分配企业培训任务,政府、学校、企业可通过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行业学徒制培训基地等措施实现扩大学徒培训规模、提升基地使用效益、减轻企业培训设施投入负担的目标。

二、制定完善的导师制度,建设新型师徒关系

大量引进企业导师(师傅)充实职教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最基本特征之一。完善的企业导师制度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制定企业导师选聘标准,明确导师聘任条件、程序、职责、待遇、奖惩等内容,确保企业导师德才兼备;另一方面也应通过内外因手段激发学生“敬师练技”的品格追求,主要体现在教育学徒爱岗敬业、尊重师傅、虚心接受师傅的教导、认真学习师傅的长处、积极参加技能培训与竞赛、尽心做好每一个产品、全面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在企业导师对学徒“带教帮”过程中,构建师徒民主、友爱且富有教育性的新型师徒关系,提升现代学徒制培养成效。其中“带”是企业导师带领学徒尽快熟悉企业生产环境、工作流程;“教”是企业导师主动向徒弟传授技术技能,告知工作中注意事项、操作规程等,手把手指导徒弟开展工作;“帮”是企业导师帮助学徒解决在实践过程中不严谨、不求实、不追求完美等问题,帮助徒弟树立起更高的技能水平和产品品质追求意识。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帮助下,在岗位上直接面对生产过程、面对产品质量、面对创新研发、面对上下游客户,能够快速掌握企业的管理要求、工艺标准、创新思维、操作规范、团队协作,比单纯囿于学校的课堂学习更为具体直观有效。

三、开发企业课程,多途径培育工匠精神

一是联合企业开发企业课程,丰富工匠精神培育内容。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相对应,其本质属性表现为职业性、工作场所性和实践性。企业课程的开发以工作场所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工作过程规律与教育学习规律对接为逻辑,能够弥补单纯学校课程功能的不足,对于学徒发展的教育、师傅技术的传承、工匠精神的培育、企业文化的营造具有积极意义。企业师傅是企业课程的主要建设者与实施者,关键核心技术与重要产品是企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企业师傅带领学徒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成果转化中“试车间”优势,培育践行工匠精神与匠心文化。二是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创新工匠精神培育方式。比如校企共同举办企业文化宣讲会、工匠精神讲座、工匠精神主题征文、操作技能竞赛、与工匠劳模面对面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各类活动所营造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启发,从内心理解职业价值,并自觉地将职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标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四、优化完善教育相关制度,构建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

一是逐步扩大高职教育面向社会招生的比例,实施注册学徒制试点,开展“先招工,后招生”或“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等招生模式改革,丰富扩展学徒制生源结构,改变现代学徒制试点生源结构单一问题。二是鼓励办学条件具备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同时可借鉴浙江省高考改革经验,在高考中增设技术科目,为高等职业教育选拔优质生源。三是加快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通学术与职业两大教育体系间的互通互转互认通道,完善人才多样化成长途径。探索多种形式的现代学徒制,尝试允许同层级的学徒跨院校、跨企业、跨平台培养。四是实行多层级学徒制与多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的双向培养体系,把学徒技术技能水平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观照与对应,提升现代学徒制层级,立足国情构建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

五、开展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完善评价机制

现代学徒制从试点阶段迈向推广阶段,关键在于标准体系的构建。在“点对点”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时期,标准的单一性或封闭性可以暂时性地解决问题,但是当现代学徒制需要破除校际、企业之间的屏障而形成一定区域内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后,标准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行业协会连接政府、企业与学校,在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使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熟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比如德国的职业教育通过多达25个法律来赋予行业协会以地位和身份。我国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行业协会仅有2家验收通过,亟需提升行业协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国家标准研制中的动能与作用,克服现代学徒制标准制定过程中政出多门、程序规范性不强、标准权威性不够等问题,实现标准体系在信度上的可靠、在效度上的一致。

教育评价不仅是指挥棒,更是推进器;不仅是检测站,更是加油站。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会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同样道理,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也需要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来支撑。目前对现代学徒制实施效果的考核重点仍然在学校,校企双方在考核准则、考核体系的设计上融合度不够,第三方评价引入更显不足,有必要对考核评价机制作一定的改革与完善。一是建立政校企多方参与、共同监督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政校企评价重心要有所侧重,政府评价侧重办学导向、制度执行等宏观层面的评价;学校评价侧重学徒道德素养、专业基础等方面的评价;企业评价注重实操过程、工匠精神等方面的评价。二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改变教育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倾向,促使现代学徒制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更加重视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更好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与改进效能。三是评价形式要多样,要以教育评价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评价方式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评价量表、观察访谈、个人陈述及讨论等评价方式外,也可积极探索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评价方法在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运用,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统一。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充分利用成长档案袋、学习契约评价、评价量规、在线互评等信息化手段,提高评价过程的真实性及评价结果的精准化、可视化。四是开展第三方评价。第三方评价站在中立客观的立场,有利于跳出校企利益相关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藩篱,提高现代学徒制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这四个不同称谓反映了学徒制在我国生根、发芽、成长乃至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立足国情、融通中外,不断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在“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基础上为世界职业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过程。现代学徒制从三轮试点到全面推广,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更加突出、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号角,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对症下药,以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本质特征的职业教育定能引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培养更多大国能工巧匠,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节选自《职教论坛》2021年第12期


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 版权所有
ICP备案: 桂ICP备2022002836号
桂公网安备 45060302000062号 地址: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半岛科教园区
邮编:538021 电话:0770-3255663 电子邮箱:fcgslg@126.com